《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读后有感
余华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者之一,从他的第一本书,再到第二三四本书,每一本书看完之后都可以让我思考许多。虽然我过段时间只会记得书中的寥寥片段,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记不得了,但是每一次看完,都会感到心情平复很多。很多时候,遇到迷茫的事情时,平复自己的心情好好静下来想想才是一件最难得的事情。
《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故事的心路历程。一开始采用倒叙穿插的手法,我前面看起来都模模糊糊,有时连情节都迷迷糊糊的。但是后面又对前面的每一段回忆都做了补充,让我大致明白了这个少年的一生的经历。
作为家中的老二,主人公孙光林在他小时候就被送到养父母的家里。但是养父母待他不比生父母差,我甚至感觉这是他最完整最幸福的时光。养父对他负责,生活充实,也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反观其生父的冷漠,暴力和毫无道德的作为,如果养父没有出轨,没有选择自杀,也许主人公的人生会很不一样吧。养母平时虽然话少,但是她会在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时候,给予他百分百的信任,以至于“当时的我”对她充满了感激。
一本书看下来,我最大的感受都聚集在了几个关键词上。
第一个就是友情,在我青春期对身体的发育感到羞愧和不安的时候,我向好朋友苏宇坦白时,他告诉我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我才重新从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看到了久违的阳光。当我失去了许多亲人的时候,一个小孩子鲁鲁出现在了我孤单的生活中,最后我竟然和他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整本书中,治愈我的时光仿佛都是因为友情的出现,因为朋友的陪伴。
第二个是亲情。可以说整本书中没有一个真的好人,作者都把每个人不完美的一面表现了出来。但是最大的恶人,毫无疑问是孙广才。当小儿子因为救人去世时,他没有一丝悲伤,反而想的是借此机会让自己发达起来。当我的祖父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他竟然会因为祖父久久没有咽气而生气暴怒。当家里已经一贫如洗时,他依然会往寡妇家一件一件的拿东西,甚至没有一丝悔改。不过因果循环,最终他带着丑恶的心灵和肮脏的肉体死在粪池中,消失在南门这个饥荒的景色里。 书中也刻画了一些亲情的细腻美好之处,当我准备去北京上大学时,哥哥帮我挑着铺盖送我去车站,让我看到平时眼神暗暗的哥哥,展现出对新生活的向往却又无力改变的无奈……
第三个是冷漠,整本书看起来说实话,我没有觉得很温暖的地方。虽然说在孙光林的成长历程中,遇到了很多朋友,但是他们也只是短暂的陪伴了他一段时间。可能一直是被绝望和灰暗包围,所以即便有光亮也不会有太大期待。书中所有人,都给我一种“认命感”。大家不怎么反抗,除非是被压的喘不过气了,才会象征性的拿起刀表示心里的愤懑,然后又慢慢放下……
好像很少写读后感,除了那几本感触很大的书,其他的都是看完就过了。但是我发现,如果不记录,不记录下当下的思考。以后也不回头再看的话,也不会记得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什么,所以以后看完一本书,就写一篇读后感吧。
最后,以一句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话结尾吧。
成长的道路上,让人不知所措的真实接踵而来,所有的人都无处藏身。我们恐惧又茫然,我们根本一无所知,我们在黑暗中战栗,在恐惧中触摸至乐,欲望像潮水一样来临,势不可挡,对美的憧憬闪亮了梦境却又旋即破灭。因为禁忌而神秘,因为无知而恐惧,因为压抑而冲动,因为快乐而战栗,青春期的黑暗正在吞噬着我们,竹子拔节的喜悦让位于蛹虫化蝶的痛苦。而少年淳朴的友谊拯救了我们,一种男孩子之间深厚得近乎恋情的友谊带来短暂的温情和即时的慰藉。我们磕磕碰碰,我们彼此温暖,我们相伴成长。
一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清菀
2023.4.28